比大多數人都還早居住在這塊土地的民族,更有資格被稱為台灣人。目前官方認定的台灣原住民有16個族,尚不包括已經漢化的平埔族群。他們的文化值得我去認識。
邵族是日月潭畔的極少數民族,總人口數至今也不過七百多人,是台灣最小的族群,在學術上一直到民國90年才被認定為原住民族,成為台灣原住民的第十族。該區的石音劇場有各種樂器的演奏,遊客還可以上去使弄一番。這裡賣的竹筒飯有原住民風味,小米冰更是受歡迎。
邵族是現在居住在日月潭附近的頭社,卜吉社的原住民。邵族在康熙以前居住於Pu-thi。康熙年間他們己經搬到光華島上,其中社子、水社及頭社等部落,是乾隆四十五年,自嘉義大埔移居現在居住地。
道光以前,他們便開始放棄了光華島,而分散日月潭周圍地區,在魚池,貓闌,水社,石印,茅埔,頭社等地,形成聚落。目前已成為漢人的村落。 邵族人的生產方法以農耕及捕魚為主。其農耕早期以山田燒墾為主,清嘉道年間,大批漢人入墾水沙連,邵族人才漸漸從漢人習得水稻的種方法。
作物以稻、粟、甘藷和花生為主。玉蜀黍,煙和薑也是每戶必種的。捕魚作業就和其他土著的狩獵一樣重要,每日所撈的魚蝦是必要的食物及經濟收入。在豐年祭及過年祭時,狩獵是一項重要的儀式。飼養家畜是重要的家庭副業。